第(1/3)页 “叛军以‘替天行道,开创人和’、‘均贫富’为号,迅速在江南各地村镇拉起数百万人的队伍,严重威胁各大州郡。” “不过其中的大部分叛军都是普通百姓,终究只能形成乌合之众,朝廷正在号召各地征兵,共讨叛军。其中以镇北将军云定战绩最佳,但受到朝臣掣肘,又担心腹背受敌,所以推进较慢。” “臣和云大人对江南形势是持悲观看法的,即使能够平叛,朝廷也将逐渐分崩离析,天下大乱已成定局,主公需要有心理准备。” 靖云生向梁萧递上江南各地的战报,梁萧细看了一遍,微微颔首。 一旁的云恪神情凝重。 他的父亲云定正在奉诏平叛,不过天策府的谋臣们一致认为,江南一定会有新的变故,只是出现早晚的问题。 晚上,梁萧召集天策府一众心腹讨论。 “对于眼下形势,诸位可有良策?” 梁萧的目光扫过众人。 平时议事,他都是已有定见,其中多数想法与最正确的意见不谋而合,但他更想看看众人的意见。 毕竟将来他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必须确保麾下能有更多的贤臣良将独当一面。 云恪首先提议。 “主公不如公开宣布支持朝廷平叛,并暗中在江南征兵两万,再以徐州军队的名义交给武帝,以支持武帝调度。如此,也可麻痹西秦,让西秦君臣相信主公有足够的余力多线作战,迫使他们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云恪话音刚落,群臣纷纷表示赞同。 梁萧欣然点头。 “稍后我便派人向武帝提议此事。但徐州的当务之急还是击败匈奴,收复燕云。我有意等敌军集结,将注意力全部放在琅琊之后,我军再以精锐奇袭敌军粮道,一战而定。” “此策本该趁早实施,但因为时值冬季,河面情况不稳定,不利于我军作战与撤退,因此只能等到来年开春河面解冻之后。” 言讫,梁萧面色一沉。 相比单于迫切想要拿下琅琊,其实他更迫切想要尽快击垮匈奴大军,以免夜长梦多。 摧毁敌军的补给,永远是值得优先考虑的战略,可以保证损失的最小化和战果的最大化。 但北方的冬天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河面封冻,确实有利于骑兵渡河袭击粮道,但敌军不可能不考虑到这种事,一定会安排重兵把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