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臣等遵旨!” 李弘冀痛恨两个远比他受朝臣爱戴的皇叔,更痛恨玩弄帝王权术的李璟。 淮南大胜让大周天子威名扬于海内,可挚爱的皇后却日渐病重,大悲大喜,摧人肺腑。 同时,还不忘恶狠狠地怒瞪一眼站在陛阶之下,低头不语的宋齐丘、冯延巳、冯延鲁等臣子。 李弘冀低头垂目不吭声,眼底却划过几分怨毒厉色。 寿州全境除寿春城,基本肃清唐军势力。 命王彦超出兵阴山关,向黄州进军! 命屯驻慎县的史匡威移军滁州,赵匡胤领三千兵马接管滁州防务,东线兵马皆归招讨副使朱秀节制,不得有误!” 勤政殿大学士韩熙载、枢密使陈觉等重臣也表态支持。 可寿春这颗钉子,又硬扎得又深,短时间内看不到拔掉的希望。 李谷捻须感慨道:“朱秀不愧是王佐之才,假以时日,必是我朝股肱柱石!” 赵匡胤最后一个看完报捷书,捏在手里舍不得松手,心里突然有种怅然若失之感。 再加上天生重瞳和骈齿两大异象集于一身,朝臣们对他日渐亲善喜爱,认为他有祖父李昪风范。 李璟盛怒之下,要杀二将家眷,满堂大臣震惊。 只要寿春不破,周军休想在淮南寸进一步!” 赵匡胤心里有些不甘,他年长朱秀,自忖行军打仗也不弱于朱秀,向来又以兄长自居,让他去滁州听从朱秀号令行事,心里着实有些不痛快。 柴荣用李重进换掉他行营统帅的职务,更多是出于稳定军心的目的,而不是真的要处罚他。 群臣默然,低着头不敢吭声。 纵使心里有所预感,看到密报内容后,他的心还是猛地被揪紧。 时隔数月,柴荣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忧虑远在开封的符金盏。 李璟又咬牙切齿地道:“朱秀小儿,狡诈卑鄙,竟用诡计夺下我滁州重镇! 早知如此,朕当年就不该放他回北朝。” 如今在柴荣和朝廷百官眼里,朱秀已经成长为一位值得信赖的年轻统帅。 若是私下里,李璟早就忍不住叱责一声“废物”! 李弘冀年龄渐长,却不复少年时英武气概。 可也没办法,寿春一时间打不下来,王彦超、司超已经分兵向黄州、舒州方向进军,寿州有李重进、李谷坐镇,濠州有陛下亲自督战,剩下的战略重点,就应该放在滁州和扬州方向。 赵匡胤微不可觉地叹口气,眼里划过些钦佩和嫉妒。 和朱秀主导的滁州大捷一比,他的涡口大捷似乎逊色不少。 这道武德司密报,他是万万不希望看到的。 曹翰低声道:“可要臣安排回京事宜?” 柴荣心里咯噔一声,迟疑了下,竟然有些不敢拿那份密报。 朝廷里才会时不时传出要重立皇太弟的流言蜚语。 正阳撤兵在他看来,实在是无奈之举,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李璟阴沉目光扫过群臣,落在众人最后,一个清瘦中年文士身上。 不管是谁,敢拖后腿,就要倒霉。 二度上任宰相的老臣孙晟马上站出来道:“陛下万万不可! 二将也算为国尽忠而死,虽说决策失误导致滁州陷落,但究其原因,是周军太过奸诈狡猾,而非二将不尽忠皇命! 陛下若杀二将家眷,必会寒了淮南将士军心,实在是没有必要! 老臣建议,厚葬二将,下旨安抚其家眷,如此才能抚慰前线将士。” 身形越发单薄,面色苍白,双目空乏,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如果一开始进军稍微遇上挫折就退兵,让将士们作何想法? 柴荣对此事看似气愤,但更多是显示姿态,借此告诉大周将士和官员们,此次征伐淮南,皇帝和朝廷意志坚定无可动摇,所有人必须上下一心。 宋齐丘等人也硬着头皮为二将说好话,李璟这才不耐烦地道:“就照孙相公说的办!” 老臣建议,倒不如以求和名义拖延周军,暗中调静江节度使林仁肇率军救援寿春,再请太子殿下挂印出征,率军进驻扬州,如此一来,可保东西两线暂时安稳! 其实早在柴荣亲征之际,符金盏的身体就出现大问题,生产之时留下的病症终究还是发作,让年轻的大周皇后一病不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