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用问,这题写祥瑞!还要歌颂阁臣。 歌颂的是谁? 秦某人必然要提一嘴的,但主要表扬的同志是吴某人啊! 第二题: 问:《泰》之九二朋亡与包荒并称,《洪范》五皇极亦以朋淫为戒。 圣人之为世虑深矣。 甘陵分部,牛李争权,汉唐覆辙可为永鉴。 夫何宋人不戒,甘心蹈之? …… 特以前代君臣得失,与凡前贤议论同异,有足为世鉴者,不可不讲也。故愿与诸士子论之。 这个题,后面很好理解,但第一句需要点文化基础。 《泰》,是指泰卦爻辞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解释起来就是:包容八荒,徒步涉河,不遗失偏远之地的朋友,不结党营私,这是中正的行为准则。 九二有四大特点:一、大度包容,一切反面的东西都能容得下,包括小人;二、有气魄,有刚决果敢的勇气;三、不遗弃远贤;四、不结党营私。远者不弃,亲者不昵,这是理想的治世能臣。 九二处于大夫之位,所以还必须忠心于盟主,怎么忠心呢?便是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这些都是太平盛世的王朝所必须具备的。 你看,《泰》之九二,短短四个字。 若是对《易》不通?或者理解不够彻底。 那这题目就没办法回答。 这题也好办。 《出师表》了解一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只要围绕着这个来写,就不会出问题! ……第三题…… 嗯么么么!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