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五代十国往事》


    第(2/3)页

    不久,新诏书下达:赐路岩自尽。家产全部充公,妻子儿女收为奴隶。

    路岩的亲信们,如富可敌国的边咸,也被捉拿归案,并被处死。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倒了。

    曾经不可一世的“保研党”被彻底铲除。

    之前遭“保研党”陷害而被贬的官员,也得以昭雪平反,纷纷获得重启,例如:

    升于琮为山南东道节度使,遥兼宰相;

    升刘瞻为刑部尚书;

    萧遘、郑畋、王铎等也得到平冤昭雪,被召回中央。

    【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

    3年前,刘瞻因替御医鸣冤而受牵连,被贬出京城。当时的百姓全都为之扼腕惋惜。

    如今,终于平冤昭雪,得以重新启用,长安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踊跃捐款出资,众筹了一场热烈地欢迎仪式,戏剧杂耍,比过大年都热闹。

    归途中的刘瞻听闻之后,就更改了回京日期,并且改走其他小路,秘密回京。

    当初,所有人都闭口不言时,他敢于直谏,并非是不懂官场中的潜规则,也并非不知奸臣小人的卑劣手段,只是不愿附炎趋势、同流合污。他明白,百姓虽是“自发”,但如果自己太过高调,欣然接受,甚至于敢在接受群众欢呼的时候摆手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啦”之类的话,那他的政治生涯必将到此为止,搞不好,全家人的生命也要到此为止了。

    低调地避开,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这些天真善良的无辜百姓。

    咸通十五年(874)2月,刘瞻回京,5月就迎来了一个好日子:宰相裴坦逝世。

    于是,朝廷继续提拔刘瞻为宰相。

    朝中另一个宰相——刘邺,吓得瑟瑟发抖。因为当年刘瞻被贬官的时候,刘邺因担心自己成为“保研党”的攻击对象而主动向“保研党”靠拢,联合起来陷害刘瞻。

    刘瞻成了刘邺向“保研党”纳的投名状。刘邺因此深得“保研党”信任,很快就从兵部侍郎(正四品下)升迁为礼部尚书(正三品)、宰相。

    “保研党”余孽刘邺,担心刘瞻会反攻倒算,惶恐不可终日。

    8月初,刘邺宴请刘瞻,叙旧,沟通感情。宴饮结束,刘瞻回家之后就突然生病,并于8月15日不治身亡。

    所有人都说是刘邺在酒食中下了毒。

    刘邺具备作案动机和作案时间,但这不能当做证据。证据链不完整也不确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