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伐蜀战争1-《五代十国往事》
第(3/3)页
而前蜀却只看到了表现现象,认为后唐已经无力抵抗契丹的入侵。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后唐绝对不可能打前蜀的主意,在契丹的威胁下,他们是泥菩萨过江,自身尚且难保,所以也就相信了后唐谋求睦邻友好的诚意。
不懂政治真的很可怕。
我们之前已经分别站在后唐和前蜀的角度上来审视这场战争爆发前的环境,现在,我们将使用同一条时间轴,穿插讲述双方在战争中的表现,这种对比是十分震撼的。
同光二年(924),从4月开始,双方使节往来,互致问候,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表达了愿意和平共处的美好祝愿。
王宗俦劝杀李严不成,劝王宗弼政变不成,悲愤而死;王宗衍撤销了大量防备后唐的边防军,向后唐表示友善。
同光三年(925)6月底,李存勖下达了全国动员令,下诏“括马”,即征收民马,为攻打前蜀做准备。
7月,前蜀应圣节(7月15日,王宗衍过生日),于得贤门架设山棚,忽然天色大变,狂风骤起,将山棚摧垮;次日,又发“雷震”,摧毁应圣堂的两根石柱。掌管礼乐的太常寺少卿杨玢上表,表云:
“陛下诞辰之日而山摧,预示江山不稳不牢;发生在得贤门,说明陛下所任所用皆不得贤;应圣堂石柱损毁,说明现今国家的顶梁柱,所用非材也。”
王宗衍化身无神论者,“巧合而已,抵制封建迷信,从我做起。”(衍不以为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