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钱氏祖训-《五代十国往事》
第(2/3)页
907年4月,朱温派来宣谕使者,告之唐禅于梁,并封钱镠为吴越王、增食邑二千户、实封三百户,赐「启圣匡运同德功臣」荣誉称号。
当时许多人对朱温口诛笔伐,骂他是篡唐的国贼,比如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淮南杨行密……组成反梁统一战线,扬言反梁复唐。钱镠集团内部也有不少人秉持这种观点,劝钱镠反对朱温,比如大才子罗隐。除此之外,更多的藩镇军阀则是骑墙派,对新生的后梁政权持观望态度。
钱镠则在一片反对和质疑声中,选择了坚定地站在朱温这边。
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因为钱氏集团与朱温集团在此之前并不存在利益同盟关系,而且朱温还曾故意搅局
江淮事务,挑拨钱镠与杨行密之间的战争。如今朱温集团正处风口浪尖之上,钱镠为何偏要在这个时候上朱温的贼船呢?
钱镠笑道:「吾岂失为孙仲谋耶?」
自此之后,西川王建、淮南杨氏、南汉刘氏、闽国王氏等不断私信钱镠,邀请他加入「十国」朋友圈,还给他送来为他量身定做的龙袍、玉册等礼物,劝他赶紧称帝。每当此时,钱镠都会「哈哈」大笑,对身边人说「这帮人好比坐在炉炭之上,还想忽悠我一起跳火坑,我才没那么傻呢!」
前文强调过,吴越国在「十国」中非常特殊,其一就是「奉旨建国」,吴越国的政治地位与其余诸国有本质的不同。
钱镠谆谆告诫其子孙,一定要尊奉中原,不准称帝、独立,不管中原王朝如何迭代易姓,两浙之地始终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务必顺应历史潮流,「宜速归附」。
这是民族大义。
在治国方面,钱镠告诫子孙要休兵养民,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封建统治者能有民贵君轻的觉悟实属难得。总之就是不要学习邻居——南唐,不要穷兵黩武,要用心发展经济,关心民生。
钱镠去世后,直到中原开启征淮战争,吴越国数十年未动刀兵,从未主动发起过对外战争,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入宋后,两浙白发老者不识兵戈。浙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
当然,在其家训中,亦有封建糟粕,比如在婚姻问题上,钱镠就重点强调了「门当户对」,要求子孙必须挑选名门望族、***显贵之家,而不要贪图美色与「***」之民成亲,因为与平民结婚会「污辱门风」。
研究历史须还原历史背景。
钱镠的这番言论放在今日显然不太妥当,但是在封建时代,特别是唐末,这种观点才是最主流的观点。在当时,官宦人家的婚姻可以看做是一种社交工具,比如闽国、南楚、南汉、南唐等之间的联姻、「和亲」,再比如与文武百官之间的联姻,政治家要的是秦晋之好,而不是梁祝化蝶。与平民结婚?浪费资源了属于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