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江南,烟雨收 第七章:笔落惊风雨(求收藏,推荐)-《天下风云志》


    第(2/3)页

    睡了一晚上还是睡不够?你让我们这些一夜没睡的人情何以堪?

    冷静,冷静,我们不可以与这样的人一般见识。

    被狂风暴雨惊扰了一夜的考生,都是如此想到,昨夜电闪雷鸣的,令他们本来要写的第二篇,第三篇文章都没写好,科举重头场,头场中头三篇。

    这头三篇文章,至关紧要,自己才是重要的,那个人咱们懒得理会。

    故而众考生们想起昨夜没写好的,顾不得一夜疲惫,动手写了起来。

    不过这时他们却听得外面一阵锅碗瓢盆的声音,再一见他们笔都握不住了。

    但见张继起床后第一件事,居然不是赶紧奋笔疾书,补完昨夜还未完成的卷子,而是拿起他的炭盆点燃炭火,拿出一个小铜锅,开始煮起早饭来。

    炭火一下下的舔着小铜锅的锅底,铜锅上咕嘟咕嘟上冒着起泡,张继揭开盖子,尝了一下味道,还不错呢。

    但见米粥的香味四散出去,附近的考生和官兵都不由都是一阵腹鸣。

    众人闻着香气集体无语,满怀怨气地拿起冷冰冰的馍馍啃着,不然叫他们如何忍得住。

    粥煮好,张继直接拿出家乡带来母亲腌制的咸菜放进米粥中,然后拿起汤勺小口小口扒入口中,热烫烫的米粥吃进肚子了,仿佛母亲亲手煮的一样,顿觉饿感顿消。

    张继吃饱后,清洗锅碗,收拾过后,当下将卷袋里取出考卷来。

    昨晚入睡前,他已草草的看过试卷内容,在心底已经为试卷上的文章打起腹稿了,睡了一晚上,早上借着煮米粥的时间,张继将昨夜打好的腹稿,重新在脑子里捋了捋,铺开卷子,借着磨墨的时间,将昨晚苦思冥想的腹稿,再在脑子里重新再过了一遍。

    从科举制度有史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变化可以看出用人取向,也反映了年代的人才需求。武周朝选才仅有策问,到武周末年科举开考十科。

    唐国立朝之后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

    墨义。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

    帖经。

    帖经,有如现代试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