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争吵-《重生之基层中医》


    第(3/3)页

    “真的啊?”刘宇闻言双目一亮,有些迫不及待的道:“宋老师,你能否教我看舌象吗?比如拿刚才那个支气管哮喘病人做案例。”

    宋乾闻言笑着点头道:“好,不过事先说明,这病人状态不是很好,我们不能让他长时间的张口,更不能长时间打扰他。所以,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尽可能看完。”

    待众人俱都点头之后,宋乾让人弄来压舌板,与众人一起来到病人跟前。

    不待宋乾说话,刘龙胜快人一步,走了上去,跟病人说明来意。

    病人听完刘龙胜的话后,浑浊的双眼慢悠悠的打量了一番众医生,随即缓缓点了点头。

    征得病人同意后,宋乾并未着急动手,反而笑着问道:“平常你们在给病人看喉咙时,有没有从舌头上面看出些名堂来?”

    刘龙胜闻言不假思虑道:“平常我们还真没注意到舌象这个问题,一般都是看一下扁桃体大不大,咽喉壁有没有淋巴滤泡之类,哦,对了,偶尔还会注意一下口腔里有没有口腔溃疡之类。除此之外,就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了。”

    说到此,刘龙胜讪笑道:“宋老弟,每个人的舌头不都长一样么,还能从上面看出个名堂来不成?”

    宋乾闻言点了点头道:“没错,在古代我们的祖宗没有现在先进的检查技术,只能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而望、问、切三诊,可以说融合了先辈们的智慧和精华,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两世为人,宋乾自始至终对中医先辈们佩服的五体投地,始终想不明白先辈们是如何总结经验教训的。

    “好了,废话就不多说了。”宋乾伸出手来,一把拉过刘龙胜,让其张开舌头:“各位请看,刘院长舌头中部黄腻,说明胃肠火旺,黄代表火气大,腻则表示湿气重,而黄腻则表示痰热。”

    一听到“痰热”二字,刘宇瞬间想起了刘龙胜先前得过的“急性支气管炎”来,当下道:“宋老师,你的意思是说刘院长之前的急性支气管炎是痰热蕴肺,治疗上就要清热化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