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逸都“点名”让徐清上前了,徐清也不能无视,只能硬着头皮上去前排。 徐清不知道是谁想出这么一出,感觉牵强而且非常没道理。 徐清一直觉得技术问题和工作作风问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由于频繁的,已经有标准的检查程序,所以飞行员基本对得上其级别号位。 技术问题当然能造成某些安全问题,但是大部分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徐清觉得真正会出大问题的是飞行员的工作作风问题。 散漫的工作作风会导致难以想像的低级错误,而越低级的错误造成的后果经常越严重。 有几个飞行员没重着陆过,尤其是对于波音这类的机型,出现重着陆的几率更高,这是机型决定的,客观存在的。 因为重着陆处罚9846机组,徐清也认了,让整个机组上去“展览”算个什么事? 机长在台上目光下垂,从不直视下方的观众,宛如木偶地机械式地回忆当时的操纵情况。 徐清发现四周的飞行员很少有真正认真听的,即便迫于领导在台上,不能玩手机,大多也是目光涣散,神游天外。 每个飞行员都有自己细微的操纵习惯,台上机长讲的很可能就不适用于他们。再说,机长讲的其实很多都是之前安全通告的内容,台下的飞行员早就看过了。 别说台下的飞行员,台上的陈逸同样兴致缺缺。 今天让机组上台亲身讲重着陆的事情他是会前才被告知的。 今天的安全会原本其实是一个见面会,便是为了万乾开的。但是,于琦也不知道发什么神经,临时决定增加安全教育的环节,甚至让当事机组现身说法。 这一系列“智熄”操作着实让陈逸极为震惊。 自揭家丑,让自家机长在外人面前丢人,陈逸是搞不懂于琦的用意。就算华航收购蓝天已经是板上钉钉,但是毕竟还没有正式宣布,现在就已经急不可耐地给新东家亮家底了,陈逸是没想到的。 倒是始作俑者的于琦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他坐在万乾身边,正襟危坐,仿佛他身边的不适万乾,而是蓝天航空的董事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