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粮食作物基地-《有机农场》


    第(2/3)页

    现在要做的首要的事情是那820亩地的耕种问题。一方面是要确定要种多少小麦,同时对耕作方式也要重新确定。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就需要有办法解决肥力和病虫害的难题。尤其是刚刚下种时,蝼蛄会把麦种吃掉大部分,造成小麦的大量减产。

    今年经过水灾,村里大部分土地的玉米都没有什么收成,有些人家在地里补种了豆类,多少能有一些收获。但是这些豆类由于错过了农时,成熟期会比正常晚很多。现在就涉及到土地交付给田川的时间问题了——有些人家不愿意在地里的豆子成熟之前交付土地。

    小麦需要在十月二十三号霜降之前播种,即使延后,也不能推迟五天以上,否则在封冻之前麦苗无法达到分蘖高度,会影响到来年的分蘖数量,严重影响产量。

    因为不打算使用农药,田川的基本考虑是在霜降前后播种,延迟播种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害虫对麦种的侵害。但即使这样,如果农户不能在10月18号交地,也会影响到小麦的播种。

    他最后的办法是与不愿意按时交地的村民们谈判,他的理由很充足:如果还是你们自己种这一季小麦,也会不顾小麦的播种,等待豆子成熟后再收割吗?大家都是农民出身,都明白农时的重要性,做人不能太自私。不少人最后同意了在10月18号交地。田川后来又答应,对于到时不能成熟的豆子,给予每亩地100元的补偿,终于与大家达成了共识。

    今年土地的墒情不错,有利于冬小麦的播种。田川通过钟家洪老师,请了农学系的另一位擅长大田种植的副教授,帮忙确定种植工艺。这位副教授名叫刘凤英,是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太太,从事了一辈子北方大田种植的研究。对于田川关于绿色种植的要求,刘教授有些为难:如果不使用剧毒农药拌种,很难避免蝼蛄吃种子的问题。

    后来,田川在钟老师的建议下,找到了学校生物系的邢立生教授。邢教授是昆虫专家,农田害虫专家,他提出可以在土地清理干净后,使用引虫灯和昆虫激素对害虫进行诱杀。

    田川的养殖基地一直在使用引虫灯进行捕虫,用来喂鸡和鱼,一个夏天的捕捉量非常大,远远超过了田川的预期。邢教授提出的办法让田川非常满意,他请邢教授帮他制定大田害虫的整体防治方案,并为此提供了超过30万元的研究经费。邢教授愉快的接受了这个项目。

    田川请钟老师对准备种植绿色作物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化验,结果显示,由于今年大水的浸泡,土地中农药残余量下降了不少,已经接近绿色种植的基本要求。如果明年再坚持一年不用农药,有可能达到国际通用绿色种植标准。田川很高兴,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吧。

    田家村地处灌溉渠和青龙河之间,土地与外界形成了一个自然封闭的环境,非常有利于绿色农产品的种植,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田川的合作社的土地东西两侧是两条河流,北侧是田家村和80亩盐碱地,南侧是十里城村的土地。基本呈一个缺了一角的长方形。他准备在和十里城村的土地相邻的地方,隔离出一条30米宽的缓冲带,用来防止十里城土地上农药的影响。在分隔带的外侧开挖一条五米宽的渠道,起到进一步隔离的目的。

    今年他准备种植600亩的小麦,其余220亩中包含作为缓冲带的20多亩,保留的200亩地,用来在明年春天种植一些豆类和其他谷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