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华州野战(上)-《混乱都市我为天》
第(2/3)页
他听说这知府蔡双章是当朝太师蔡京儿子,找机会认识。
时常过江来送礼拜会,指望蔡双章引荐出职,重新做官。
蔡双章的本事不如他,很多事情都找他商量,两人倒是配合无间。
黄文炳听了林乱杀死两人之后动了心思,蔡京也好,高俅也好,都是他高不可攀的大人物。
林乱能攀上高俅,得到官家欣赏,独自领军剿匪,还会道法,肯定不是凡俗之辈。
他没有立即替蔡双章想办法,而是表示先笼络,了解其为人再说,这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二天蔡双章摆下宴席,邀请林乱小坐。
林乱也见到有黄蜂刺之称的黄文炳,他对这人了解颇深。
因为一本水浒就是宋江的奋斗史,即便是大笔墨写的武松,也是见了宋江就跪拜认大哥。
说明宋江从来没闲着,一直在为自己营造声势。
宋江一直在等合适的机会成为老大,而将他逼上梁山的第一推手就是这位黄文炳。
就是黄文炳在浔阳楼上发现宋江题写的反诗,向蔡双章告密,将宋江捕获。
后来也是黄文炳识破戴宗与梁山欲救宋江所定下的计策,劝蔡双章将这二人就地处决。
结果梁山劫法场,才让宋江上山。
在李俊等人口里,黄文炳是个小人,林乱不这样看。
在他们看来,黄文炳是个读经书明事理而且还很有才能的读书人。
其次有很强的升官欲望,三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四是专爱拨弄是非以害人为乐。
但是在林乱看来,这都没什么,优点很明显,此人生活中不忘工作。
虽然黄文炳作为通判,职责应该是监督知府的运作。
但是江州府知府是蔡双章,蔡京的儿子。
他哪里敢监督,所以就在无为军这个小地方做闲通判,走蔡双章的门路就是希望升官。
黄文炳是官职闲人不闲。
江州浔阳楼墙壁上那么多题诗,他偏偏看中了宋江的那一首。
而且马上就嗅出了宋江诗词中的“反意”来,不能不说其政治嗅觉的灵敏。
写反诗罪该绳法,黄文炳深知这一点。
为了慎重起见,他又再读再品,一句一评得出题诗的是个自负不浅、不依本分的配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