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朔州之战(12)-《亡宋》


    第(2/3)页

    金军之中有个特点,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有用狼牙棒的人,在宋军中则没有这样的情况。

    只要被狼牙棒蹭了一下,即刻就是重伤。所以此战之中,朔州城出现了很多重伤者。

    一般的刀兵近身肉搏中,是很少出现重伤的。但是这一战由于狼牙棒的特殊原因,重伤比例明显增加,这样朔州城有些不堪重负。

    第四rì,金军依旧不计伤亡的猛攻,朔州东门下的护城河,被鲜血布满河水从本来的昏黄化作了暗红。

    赤sè的沙土,昭示着往rì的惨烈。

    而那些黑sè的焦土,也似乎在极力诉说着曾经发生的一切。

    咚咚咚咚。

    沉重的步踏声响起,金兵又来了。

    当战事起时,城头点起了火盆,而刘光世却不在东城门楼子上。

    四天过去,兀术已经恢复了七八成,上马骑乘不成问题。虽然不能亲自上阵,但是却能督战了。

    到了沙场,战鼓扬起,霎时间沙城扬起,兵卒横列,抬起云梯冲往城墙。

    而另外一些人则是抬着巨木冲撞城门。

    只是,三天之前,城门后便堵上了巨石,而金军一直没有发现,只是一味朔州城的城门比较坚固。

    这是一个死局,根本没挽救的可能xìng,从一开始刘光世就把这座城池当做了弃城。

    一座被遗弃的城池,就算里面的城墙如何高,城门如何好,也没必要爱惜,甚至没必要留下来。

    甚至,刘光世就是要让这座城池极限反抗,让金军把这座城池拆了。rì后反攻回来,才好打。

    兀术看着西北面,若有所思。

    而此时,一队金兵,真从朔州西北面的山坳里往下冲。

    不要忘了,兀术最擅长的就是千里绕道,偷袭后方。

    而朔州地形特殊,三面环山,一面平原,而平原也只是一个山间小盆地的一块。

    这样的艰险,当然好守。

    只是,世上没有什么绝世武功是没有罩门的,也没有什么城池是牢不可破的。

    朔州西北面,两山之间有一条山坳,正好通往朔州北门西门两门。

    而朔州正南面的三里是宁武关,北面西面也有山村,所以建筑了四座门。

    而此时,四座门成为了一个负担。

    这一队正是骑兵!

    这么长的冲刺距离若是不让骑兵冲锋,着实很浪费。

    而且,若是以步兵挺近的速度大白天的靠近,就不是偷袭了。

    这一队骑兵的首领正是蒲察,蒲察打下山yīn后,就一直没有跟随兀术出战。

    所以才造成兀术在雁门关需要亲自上阵,最后被火药炸伤。

    而这八天时间,蒲察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带着从大同调集的五千骑兵缓慢行军,从山区缓慢进入了恒山山坳。

    不要以为八天时间很长,的确八天时间,在平原跑马足以从běi jīng到南京,甚至到杭州。

    但是到了山里,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不要忘了,八rì之中,有两rì是雨天。

    落雨之时,新雨之后,地面湿滑,马匹很不好前进。

    五千骑兵,人太多,前面行军的人,将路踩烂了,后面的人很不好走,这五千骑兵卸下了身上的重甲,只身到了山里,每rì顶多能走二三十里路,一路摸索,直到如今才到达山坳,才到达朔州北门外。

    而这一切不为其他,只是为了给朔州城造成一种没有人攻击他们北门的假象。

    不要以为很简单,兀术用了四天,用了兀术鞑靼人和女真人的尸体,才做到这一点。

    北门西门防守松懈。

    最后蒲察决定进攻北门。

    兀术曾经说过,若是进攻那一rì下雨,则攻打西门,西门外门楼雨后十分湿滑,到时候西门的防守会松懈到极限,而晴天,就算是卸了装甲的骑兵,冲到,也已近被发现很久了,就失去了偷袭的效果。

    五千骑,就算是闷声闷气的前行,响动也大的吓死人,何况是放开了狂奔。

    山坳,就好像是一个天然的扩音喇叭,声音显得更大。

    但是很不幸,山坳到朔州城之间有一片树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