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陆安顿感头疼不已,“这些事莫非要朕事事亲力亲为?难道就没有专门负责此事的部门吗?” 直到此刻,礼部尚书张佐方才再次出班,“启奏陛下,登基大典,以及拟定年号诸事,大都由礼部主理。” “只不过……” 说到这里,张佐沉吟一下,再次说道,“陛下初入京城,京城四门荒弃不堪再用,宫中诸殿也需大肆修缮,还需准备祭天大典,诸般礼仪等,耗时需日,恐怕短时间内无法一蹴而就。” 首位站立的楚阴闻言眉头一皱,“若按张大人所说,陛下登基大典需要准备多久?” “大约……需两月左右。” “不行!太慢了。” 楚阴当即否决。 张佐无奈叹息一声,目光不着痕迹的看了看旁边的王文昊一眼。 王文昊会意,出班奏道,“陛下登基乃是大事,关乎大乾国运昌隆,万不可仓促行事,还望陛下三思。” 有两人带头,殿内前朝旧臣纷纷附和,给出了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无非就是为大乾传世万代着想,当遵礼法行事。 可楚阴却认为首要任务是让陆安尽快举办登基大典,以正法统,其余诸事皆可缓办。 陆安摆了摆手,制止了殿内喧哗。 “安乐侯,你有何看法,不妨说说?” 嗯? 夏罡正因之前隐瞒浦震一事而心中忐忑,想不到陆安居然为了登基一事问起他的意见了。 不过,心念一转,他就明白了陆安的意思。 “……陛下。” 沉吟了下,夏罡开口道,“陛下登基大事,以臣的身份,本不该妄言。” “不过,既然陛下问起,臣以为,如果陛下是直接承继祖业,登基大典就简单多了,不需过多准备即可操办。” “但陛下的情况,和改朝换代无异,需要忌讳的地方也很多。” “比如陛下所居住的寝宫,后宫各殿都有前朝遗迹,如果不加以修缮直接使用,似为不妥。” “还有,陛下英武,中原一统,四方臣服,若陛下登基,势必要宣谕天下各州郡县,令天下臣民皆沾雨露,普天同庆。” “只不过大乾疆域广大,通知需时,因此,臣认同张大人的说法,诸事还应依礼法而行,如此方显陛下天命所归,大乾江山永固。” 陆安闻言点头,“朕没有太多顾忌,这宫中各殿虽然以前是安乐侯所住,倒也无妨。” “况且修缮宫殿,耗费必然不小,完全是劳民伤财之举,大可不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