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了。” 承德帝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好奇道:“朕听说,此番大同府立下冲阵夺旗之奇功的,乃是一名不及弱冠的小将?” “回陛下,确是如此,”兵部尚书陈新出列,“立功之人,乃是一等将军贾赦年仅十四岁的庶子贾琮。” 荣国府的人? 承德帝忽然心头一动。 面上依旧不动声色,“既是立下奇功,户部可有讨论该如何封赏?” 一旁的户部左侍郎卢若腾立即上前,“回陛下,依《大乾律》所订,凡于战时建立奇功者,按律当予封官赐爵。” “那就封官赐爵!” ………… 再说回贾琮那里。 自从在严大年那里接了驰援太原重镇的差事,贾琮便带兵昼夜急行,只花了三天两夜,目的地就已经遥遥在望。 堪称是兵贵神速! 见天色已晚。 贾琮即命就地安营扎寨,好叫火兵埋灶做饭,同时又将一队队哨探接连撒出,仔细探查着周围的一应情况…… 行军大帐。 贾琮端坐上首,三名游击将军分列左右,余者千总、百总各安其位。 接连三天的急行军。 使得众将士都是一脸疲惫。 在这三天时间里,贾琮也趁机摸清了众将的底细,知道了哪些将领是亲近自己的、哪些将领是可以拉拢的,最后又有哪些将领是对自己有成见的…… 同时在心里给他们做好了分类。 此时看着帐中诸将,贾琮笑道:“本将知道,此番总兵大人擢升我为参将,你们有些人心里不忿,难免会起一些想法……” 视线扫过几名面色颇不自然的将领。 贾琮继续道:“本将不在乎你们心里是否不服、是不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只是有一点你们要牢牢记住,那就是本将所下达的命令,必须丁点折扣都不打的执行下去! 如若不然,本将虽认得你,但本将手里的长刀却认不得你,军纪律法更认不得你!!” 说到这里。 贾琮嘿嘿冷笑一声,“临阵斩将的滋味,还真是挺叫人好奇的不是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