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次日。 一张张布告被贴在了闹市口,并安排有识字的差役当众宣读。 百姓无不闻之讶然。 有那些个明白事理的人,想到这月余时间,在神京中传的沸沸扬扬的谣言,不禁的摇头叹息,感慨民众的易于哄骗。 人云亦云。 三日后。 神京的南城区,前明兴建的天坛南部圜丘。 寅时初。 听过布告的百姓们便三三两两的过来,准备看热闹。 除了每年正月的祈谷礼、冬至时候的祭天大礼,皇帝在六月份到天坛祭祀社稷的情况,还是极为稀罕的!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簇拥着承德帝而来的贾琮暗自咋舌。 果然,看热闹才是老百姓的天性所在。 这红楼世界亦不能免俗! 随着斋宫的太和钟被重重敲响,承德帝以及文武百官们已经站在圜丘下方。 在清脆悠长的钟声里,告戒陪祭的百官及执事人员各就各位,贾琮站在百官前列,看着承德帝被引导着登上祭天台。 心里感慨颇多。 作为皇帝,要忙事情真是太多了! 潜心斋戒了三天的承德帝,身着天子衮服,头戴祭祀社稷的絺h)冕,踏着石阶,缓缓登上祭天台。 神色无比肃穆。 五旒摇曳,上玄下纁的冕板前圆后方、前低后高,前者寓意天圆地方,后者责是象征着低头,表现出帝王对上天的谦虚恭谨。 毕竟天子嘛,上天之子也! 衮服上衣绣一章为粉米,下裳绣黼、黻二章,上衣绣粉米,乃取民有所养之意,下裳绣黼黻,取其果断、明察之意。 冠冕五旒,衣裳三章,说不尽的肃穆庄严。 巨大的圜丘下方。 朝廷的文武百官们列队而立,四周禁军俱是瞪圆双眼、枪戟斧钺林立,森森寒光闪烁间,叫远处来看热闹的百姓下意识的压低了呼吸。 东方天色渐亮。 钟声忽止,旋即鼓乐声起,祭天大典正式开始。 第一项是迎神。 亦叫做燔柴迎帝神。 在赞引官的清亮赞歌声里,承德帝点燃燔柴炉里的柴草,侍从将敬献上天的一整只牛犊放到炉口焚烧化,将人间帝王的敬意传诸于天上。 圜丘坛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