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顾斌觉得,这一次的校办企业很有前途,希望学校可以抓紧时间筹办。 而杨广业更是仓促制作出来一个方案。 但是,如此一来,若是想要全面建设起来这个检测公司,前期至少需要投资500万来建设校办企业的事情。 而这笔钱,只是够杨广业建设实验室。 但是想要开展具体的工作,钱并不够,还差很多。 更别提校办企业的场所、实验室的建设等诸多费用。 以至于,学校不得不召开高层会议,进行讨论相关事宜。 顾斌作为基础医学院的院长,以及党委副书记,有一定的话语权。 而且,顾斌年纪大了,在学校养老的心思也不多,而且伴随着杨广业的成长,顾斌也做好给杨广业让位的打算。 所以在推动校办企业开设方面,非但没有拒绝,而且是十分用心并且用力。 关乐山是常务副校长,在调查了相关事情之后,也没有选择拒绝。 但是,学校也的确是有学校的苦衷,没钱,注定了是做不好事情的。 因此…… 顾斌提出了一个建议:“我觉得,我们应该开明一点。” “校办企业,不一定就是让学校全资独资。” “哪怕是清华北大的这些校办企业,很多也是股份制的。” “而且,股份制有着股份制的优点,可以利用民间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管理等优良模式。” 作为校办企业,其实是允许入股的。 顾斌一来是想要尽快兴办企业,投入使用,不要被繁文缛节给耽搁了时间。 其次…… 顾斌说实话,也不想让学校独资。 以前学校曾经有一个独资药厂,药厂是吸收的当初山河制药厂的一些设备和员工。 可是…… 经营了几年之后,直接倒闭。 现在这个药厂都没有卖出去。 成了学校的一个负债资产。 所以说,顾斌很担心这个校办企业再次步入后尘,直接希望进行股份制。 关乐山点头:“我支持!” 现任校长李景明默不作声,他看了众人一眼,好奇的问了句: “大家有什么意见?” 听见李景明的话,大家都没有做声。 说实话,校办企业其实对于不少领导来说,是一个小金库。 本身学校就不是国企,有赢利点。 本身还需要国家财政补贴。 但是,有了校办企业就不一样了。 很多人自然是各怀心思。 见众人不做声,校长李景明忽然说了句:“顾书记,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顾斌见大家不做声,也不含糊。 “我觉得,既然是校办企业,我们要保证学校的利益。” “出资方面,正如刚才杨院长的话,学校目前可以拿出500万进行投资,这五百万,要有多少话语权的问题。” “我觉得可以参考首都医科大学生物科技公司。” “他们的比例是3:3:3:1。” “学校占30%,重点科研人员,带头人30%,民间企业资本30%,激励计划10%。” 听见顾斌的话,李景明点头:“具体说说!” 顾斌:“学校方,我就不说了。” “这一次的主要带头人和科研人员,有三人,杨广业和齐欢,以及陈恭,作为技术骨干,又是学校重要成员,拥有10%为上限的入股资格。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三人需要掌握下游事件分析的实验室,掌握该项技术。” “我觉得,这个不过分。” “其次是民间资本,最好是寻求三家不同的企业,这个可以进行筛选。” “最后的百分之十,我希望用来分红,给那些做出基础贡献的科研人员们,也就是学校的主要实验员、老师,可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听完顾斌的话,很快就有人站了出来。 “我觉得不太合适!” “杨广业、齐欢、陈恭,他们的10%是不是太多了?” 此话一出,顾斌冷笑一声:“没有他们,就没有公司,你觉得多吗?” “要不你来做?” 顾斌不怕得罪人,对方一开口,他就知道是放什么屁,压根没有给对方丝毫好脸色。 果不其然,对方听完之后,脸色顿时就变了。 “那不成立又能怎么样了?” “难不成不成立,学校就不做了?” “现在不是好好的吗?” 李景明皱眉起来,看了一眼说话的那名领导。 李景明是新生代的院长,年富力强,这里不是他的起点。 所以,他很清楚,作为有校办企业,完全可以支撑起来一个优势学科的发展。 关乐山这个时候说道:“不是争辩的时候。” “大家冷静一点。” “而现如今,我说句不客气的话,咱们学校,还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的确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 发展,势在必行。 更何况,人家顾书记已经做了深入研究。 全国拥有下游事件分析的生化研究所不到20家,而需要这一类相关科研服务的公司,却很多。 根据去年的调查,生物化工以及相关领域的检测科研等相关服务,去年市场份额高达800多亿。 哪怕只是吃个小数点,也足以带动学校的发展。” “所以,为什么不做!” “我支持,做!” “而且,作为带头人,有资格有这样的入股权限。” “甚至,我希望可以给予技术入股支持,比如百分之十的股份,百分之五的技术入股,百分之五资金入股,资金方面可以选择,可以放弃。” 药学院院长点头说道:“我支持!” “几百万嘛……也不多。” “说句实话,我甚至现在想要招商引资把咱们的老药厂做起来呢!” “现在学校这半死不活的样子,说起来,真他娘的憋屈。” 药学院院长可不是一般人,山河康健医药公司的董事长,兼任药学院院长。 这家伙,是真的有钱! 李景明听见这话,也很满意。 而此时,学校党高官吕安山一直没有做声。 不过,这时候,忽然一个人说了句。 “嗯,大体上我也支持。” “但是……杨广业、齐欢两位都是学校自身履历的教授了,他们我可以理解。” “陈恭呢?” “他入股是不是不合适啊?” “虽然他有能力,但是……他是学生啊!” “毕业以后,去哪儿都不知道呢,他要是离开了不就是增加了不确定股份了吗?” “而且,一个学生,我觉得没有必要给股份,可以给奖励,项目奖励。” “这个股份可以给学校的管理人员作为流动管理股。” “我觉得这样比较合适。” 此话一出,顾斌直接笑了起来,一边笑还一边摇头。 “哎呦!” “你们不懂能不能不要插嘴!” “让懂的人说一下?” “我们这是一个技术服务公司,需要解决的是客户的技术难题。” “而这个公司,核心技术来源,不是杨广业,不是齐欢,而是陈恭!” “你让不给陈恭股份,你信不信他们两人直接不干了?” “而且,陈恭的实力,才是我们这个校办企业生存下去的核心因素!” “以后这种问题,就不要提了!” 顾斌是一点面子不给对方留。 其实,他也看出来了,这些人是想要分羹。 李景明直接说道:“投票吧!” “一步一步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 “赞成成立的举手。” 很快,话音落下,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开始举手了。 李景明看了一眼吕书记,对方也举手了。 “好,下一个问题!” “股份分配问题,谁赞成,谁反对?” 此话一出,顿时下面沉默了。 顾斌率先举手。 随后就是关乐山。 作为常务副校长,关乐山的分量很重。 他举手之后,很快,下面不少人跟着举了起来。 李景明此时,也开始举手。 “吕书记,您怎么看?” 李景明看着一直不说话的吕安山,好奇的问了句。 吕安山微微一笑: “这个东西……我就弃权吧!” 吕安山的这句话,让大家愣了一下。 “弃权?” 此时,显然无法继续下去了。 伴随着吕安山的弃权,现场已经成了五五开的局面。 显然,这问题,还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 …… …… 而此时的陈恭,却对校办企业的事情,并不关心,他已经踏上了前往首都的高铁。 毕竟,无论学校领导是谁,校办企业是谁。 陈恭都不在意! 上次着急的,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家的小舅出事儿了,他才火急火燎。 现在解决了,倒也不需要着急。 再说了……学校的事情,能做就做,他就是一个学生而已。 懒得参与那么多…… 相比之下,他更期待这一次的竞赛之旅。 和陈恭随行的,还有秦学海。 他们这一次是要去参加全国解剖知识和技能竞赛。 举办地点,就在首都。 除了陈恭之外,本次山河医科大参加的人员共有五名。 这五名全都是清一色的临床专业的专博,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说句实话……这个比赛其实本来就不太公平。 当然了,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要对标国外,因为这是一次对接国际性的赛事。 美国医学是没有本科学位,所以需要本科毕业之后,才能学习,他们大学阶段接触的都是基础医学。 比如生化,细胞学,微生物,神经学等。之后是解剖学,组织学,药剂学,身体检查,临床问诊,医疗伦理等等。 完成MD学位之后,还需要完成美国职业医师考试和转院医师培训。 也就是所谓的SUMLE和NRMP。 最后,经过专科培训,才能从事独立的临床工作。 因此,临床前这个要求,本身就很宽泛。 所以,这一次的竞赛,本身针对的就是进入临床前,具备独立从事临床资格工作的医学生。 陈恭在这样的人群中,自然是比较特殊了。 秦学海作为这一次的负责人,带队前往首都。 陈恭百无聊赖,和这些博士们,似乎也找不到太多共同话题,索性打开系统。 他刚积攒了不少东西,正好开一开箱子。 …… …… ps:感谢“最後的最後旳最後”老板的20000打赏,老板威武霸气,祝老板好运连连哈。 也祝每一个读者,幸福快乐。 最后,最后一天了…… 求月票,么么哒!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