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9高皇帝驭沛县兄弟何汝?-《身为汉人居然要跟着蒙古西征》


    第(2/3)页

    立刻抄起桌上茶盏,对着不远处的章邯相敬。

    这番变现,直看的章邯身边的小侍女伊娃,红唇微张,目露不可思议。

    章邯见之,却没有丝毫意外,心中了然。

    微笑着对郑大夫示意;‘军中禁酒,只能拿清茶一杯,敬郑先生了。’

    半个字,都没提刚才发生的事,好像刚才这里的冲突没有发生过一样。

    郑大夫明白章邯的意思,喝了这杯茶,这里刚才无事发生。

    他,听到的,看到的,也要像这杯茶一样咽到肚子里,守口如瓶。

    郑大夫,遂没有丝毫犹豫,仰面吞下。喝完,他还翻手将茶杯内底对章邯示意一下。意思很明白,你的要求我做到了,且一滴不漏。

    章邯颔首,脸上的笑容更加浓郁,也学着郑大夫仰面吞茶,一滴不剩。

    喝罢,也把杯底朝郑大夫示意。

    郑大夫见之,抚须颔首;“妙妙妙”连道三声妙字。

    接着蹉叹道;“将军而立之年,竟有如此心智,不枉人生际遇!着实让人羡煞。

    想老夫二十风华,仍旧为三餐奔劳,起初还道上天不公,一身才华无处施展,悲天怨人,吃酒买醉。

    待年岁见长,虽开悟世事,却已是岁月刀斧加身,佝偻斑驳。

    今日始见将军,方知自个儿,年幼时孤陋寡闻,自命甚高,可笑至极。

    世人都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人人都自诩千里马,日日期盼伯乐赏识,岂不问问自己,真是千里马乎?

    汝非千里马,却自诩千里马,就算福泽深厚,得遇伯乐,伯乐岂能放千里马不选,选汝之劣马乎?

    就如将军一般,有真本事,有千里之能,一朝得遇伯乐,便如鲤鱼化龙,直入九天,自能激荡起一番风云。”

    不得不说,这有文化的人吹捧起人来,端是婉转承接,让人神清气爽,浑身通泰。

    章邯居然挑不出人家丝毫毛病。

    对方说完这番话后,他竟觉得,对方说得还挺有道理。

    章邯倒是没被吹捧得丧了智,心里高兴倒是真的。身子却不忘谦笑,连连谢道;“先生舌灿莲花,一语双关,章邯敢不受教?”

    说到此处,章邯语气停顿,脸上浮现一抹怅然之色,对,对面的郑大夫轻询道;“先生博学多才,想必也听说“锥在囊中,其锋自透”的道理。”

    郑先生点点头,娓娓道来;“出自太史公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自荐出使楚国,曰;臣乃今日自处囊中尔,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未见而已。”

    言罢,章邯大点其头,赞道;‘郑先生博学,邯不如矣!’

    郑大夫摆摆手;“此乃小道尔。将军腹有屠龙志,方为大道矣。”

    章邯闻言浅然一笑,没在这话题上纠结,话锋一转,转回正题。

    面露无奈之色;‘先生刚才也听到了,但也是左右为难。

    邯骤登高位,夙夜忧叹,诸事繁杂,常常有心无力。

    每每想起,微末之际,一腔壮志向上攀登。当时,虽前路不明,步履维艰,生死不由自己,倒也没有这么多烦心事。

    现在好了,得拜万户,王爵可期,烦恼倒是越来越多,真真应了那句祸福相依,不知该喜还是该悲。

    此间并无外人,章邯难得遇到先生如此大贤,遂以面师待之,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章邯此刻最牵挂,最担忧的,就是跟着章某,起家的这批老兄弟,和远隔千里的妻儿家人。

    这帮老兄弟,于章邯微末之时跟随,虽不能说出生入死,也是忠心耿耿。

    某丝毫不曾怀疑,临危难之际,这些老兄弟定能舍生忘死,以顾章邯周全。

    可就如先生所说,只有千里马,才能被伯乐赏识,这些部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