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贤与李实办完了差事,又从袁彬那里接过太上皇的书信,便匆匆离开了。 与此同时,处于返程途中的黄溥使团,已经抵达了宣府城外。 此时阿剌知院的三万精兵,正将宣府四面围住。而杨洪,则依旧是守城不出。 黄溥来到城外阿剌知院的大营,再次拜见阿剌知院。 双方见过礼,阿剌问道:“贵使可要入城?若是入城,我让手下让出一条通道。” 黄溥摆摆手:“不必了,还请诚王殿下千万把宣府围好,我怕杨洪狗急跳墙,截杀使团。所以我既不敢入城,也怕他出城。” 阿剌知院闻言,脸上充满蔑视地哈哈大笑:“贵使多虑了,我分成四面围城,每一面只有七八千军队。然而杨洪手握三万精兵,竟然自始至终,不敢派一兵一卒出城,做起了缩头乌龟。当年威震一方的大将,如今怎么成了这个样子,真是令人不齿。 若是贵使还不放心,我可以派出一千精兵,护送使团一程。” 黄溥也不客气,当下便点点头:“那就有劳了,宣府地面不太平,请诚王殿下派兵送我们到居庸关下便可。” 于是阿剌知院又摆了酒菜,亲自招待了黄溥一行。 阿剌知院结盟了大明新君,黄溥成功地办好了差事,两人都没有了心事,坐于帐中,开怀畅饮,直到宾主尽欢,阿剌知院方才派兵护送使团离开。 而宣府城内的杨洪、杨杰父子,却又是完全不同的心态了。 到了下午,杨洪正坐在家中发愁,杨杰便握着一纸奏书,急勿勿地跑了回来。 一进门,杨杰便苦着脸对杨洪说道:“父亲,祸事了。您之前送到京城,请求带兵进京勤王的奏本,皇帝已经批复,发回来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