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祥笑道:“皇爷多虑了,如今司礼监哪个不是争着抢着巴结南宫啊。 皇帝那四个心腹小太监都出京办差去了,您看剩下的秉笔太监:阮安、阮浪、阮让,王瑾、兴安、陈勉、阮昔、曹吉祥,再加上奴婢。 要么都是皇爷的心腹,要么就是明哲保身的中立派。 不是奴婢信口开河,如今皇爷的话,在司礼监比皇帝都好使。” 朱祁镇摇摇头:“能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弟弟已经将司礼监彻底架空了。司礼监现在除了批红用印,也没什么实际作用了吧。 这种事情连朕都看的出来,如今的朝臣,是由三部分文臣,共同执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六部掌握了一部分关键权力,内阁掌握了一部分关键权利,然后弟弟发明的凤阁鸾台,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中书省,里面的文臣负责帮弟弟出谋划策、平章政事,其权力极大。 等于说,司礼监、东厂、锦衣卫都被踢出局了。 所以别看文官闹的很凶,就是瞎起哄而已。 你真要提出来把弟弟换掉,让朕复辟,他们立马就一百个不乐意了。 反而武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向着朕的。” “皇爷圣明,还是您高瞻远瞩,奴婢过于鼠目寸光、得意忘形了。” 陈祥赶忙拍起了马屁。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朱祁镇面上依旧保持淡定,取过最上面那道中旨翻看了起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条。 朱祁镇愣了半天,方才问道:“弟弟这是抽的什么风,他不知道他自己的宠妃们都怀有身孕吗? 就按他的宠妃们一半生儿子、一半生女儿算,光这第一拨生下来,就要有五六个皇子。 这些皇子以后都是亲王啊,要去各地建藩的。 弟弟的宗藩改革,是不是把他自己家也改进去了呢? 到时候他的儿子在藩国草菅条人命,强抢个民女,他要不要依法治罪?” 陈祥回道:“当今天子看来是想做千古圣主吧,再说大明的藩王中,也有不少贤王,又不是禁止违法犯罪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朱祁镇闻言,紧紧皱起了眉头。对于陈祥的‘真情流露’,朱祁镇相当不悦,冷冷地诘问道: “陈祥,听说你是王瑾的干儿子。而朕那弟弟,生下来便是养在王瑾家里的。 莫非,王瑾,你,还有阮昔,都是想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虽然昨天兴安表达对陈祥的猜疑时,朱祁镇训斥了兴安,但是对于陈祥,还是加重了疑心。 这就是做主君的难处,手下人都在提供各种信息,试图影响皇帝。但听谁的,信谁的,非常考验主君的鉴别能力。 而且皇帝不是神,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上去,皇帝很多时候也是笨笨的。 比如朱祁镇盲目相信王振,被坑的死去活来。比如历史上的景泰,竟然对朱祁镇的心腹兴安深信不疑,简直就是匪夷所思,最终景泰被兴安坑到身败名裂。 陈祥也不多话,只是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行了,别磕了,你先跪着吧,等朕看完奏本再收拾你。” 止住陈祥,朱祁镇又取过第二道中旨,打开看了起来。 第(2/3)页